在2025年常州新龙森林音乐节上,田震再度登上了久违的舞台,为大家献上了《铿锵玫瑰》、《野花》、《靠近我》和《执着》等经典作品。然而,整体的演唱表现却令人失望,唱功相较于她昔日的辉煌,显得有些力不从心,甚至出现了明显的跑调现象。细节如下:
例如在演唱《执着》时,田震的音域被明显降低了两个音调,副歌部分的G4以上高音区域呈现了明显的音高波动,且音质急剧下滑。最高音Bb4的表现也极其不稳定,音准不稳,且频繁递麦。音色中低频失真,沙哑和割裂的质感显而易见。她在G4这一音高的音色甚至已经无法维持稳定,导致整首歌曲的表现跌至低谷,音域的跨度缩短至仅剩一个八度。
通过与她早年间的高音数据对比,差距就显得尤为明显。曾经的铁肺女王与如今的状态相比,差异巨大。她的唱功几乎可以用“倒嗓”来形容——她的声带显然已经没有当年的那种爆发力和耐久度,音域和音色的衰退几乎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。
展开剩余69%事实上,早在《时光音乐会》期间,田震的倒嗓问题就已有所显现。尽管那个节目的后期制作对声音做了大量修音处理,掩盖了部分问题,但一旦面对真实的Live表演,唱功上的劣势立刻暴露无遗。
从音色、音准、腔体、发声技巧等多个维度来分析,田震的演唱显得有些过时。她的唱法显然与当前的主流混声体系(如那英、林俊杰、单依纯等人的唱法)存在较大的时代代差,尤其是音准方面的缺陷更为突出。她在演唱自己的原创歌曲时,频繁出现跑调和走音,以下是一些具体细节:
1. 音准偏差:在演唱降调版《执着》时,当她唱到“伤痕累累”的“累”字时,音准大幅波动,甚至完全偏离原调。这个本应是E4的音符对田震来说,应该是非常简单的音高,然而音准问题的出现却严重影响了听感。除了这一处,许多音符都存在小二度的音准偏差和“琴缝音”的现象。显然,田震平时缺乏有效的练声,音准的失稳也证明了她对音乐的投入和专业水准出现了明显的不足。
2. 音色沙哑:田震早期的音色以爆发力强、低频有力著称,这种胸声过载的发声方式赋予了她极为震撼的舞台表现力,尤其适合摇滚风格。然而,这种发声方法也带来了相应的后果——倒嗓。强力的声带闭合和胸声过度使用,最终导致了音色沙哑、发声疲劳,尤其是在低频部分,听感显得干涩、无力,仿佛老痰的味道。
3. 声压与腔体问题:尽管田震的声压非常高,尤其是在《铿锵玫瑰》和《执着》中的表现都依赖于强大的声压和中腔体发力,但随着她声带的老化,发声技术和气息控制上逐渐出现问题。原本支撑强大声压的声带已经无法维持其稳定的力量,导致唱功细节的缺失。她的嗓音在强音的表现上变得越来越不自如,无法支撑大音量和咬字的清晰度,这让她的表现感到吃力。
田震的演唱风格曾经代表着上世纪90年代的摇滚潮流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“强闭合、胸声过载”的发声方法显得有些过时。相比之下,当前主流的混声体系——一种更为科学和稳定的发声方法——已经成为主流。而那些早期依赖传统发声技巧的歌手,往往在生理上无法承受这种激烈的负荷,音质的衰退也成为必然。
如果将田震与那英的唱法进行对比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,尽管两位歌手的音乐风格不同,但那英的唱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成熟,甚至超越了她许多年轻的同行。她的发声技术也更符合现代混声体系的要求,逐渐脱离了过去“老式”发声的桎梏。相比之下,田震的唱法虽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,但也逐渐被时代淘汰。
总的来说,田震的唱功呈现出明显的衰退,音准不稳定、音色沙哑、气息不足,都是其面临的挑战。然而,作为一位经历过辉煌岁月的歌手,我们依然希望她能重新找回状态,继续努力恢复自己的唱功。毕竟,50岁正是一个歌手努力突破自我、再创辉煌的关键年纪。
发布于:福建省配资天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