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时间7月26号,2025年的CBA选秀大会在青岛办完了,现在整个选秀流程也差不多结束了。我看了下这些新秀签的合同,真是让人有点无语。说实话,普通老百姓真的不太可能去打篮球,这玩意儿风险高、回报还低。虽然中国人口多,但真正能打篮球、愿意走这条路的,其实也就那么一小撮人罢了。
咱们先来看看NBA选秀的合同情况,比如说今年的状元秀弗拉格,他第一年的薪水是1383万美元,差不多快达到一亿人民币了。再看看CBA的状元,他们第一年的合同才50万人民币。这样一算,NBA状元的年薪几乎是CBA状元的200倍左右,差距真的太大了。
看完状元的工资,再看看其他球员的待遇,CBA选秀的薪资差距还挺明显的。比如说,状元郎能拿到50万,第二顺位是40万,第三顺位35万,第四和第五顺位都是20万,第六顺位18万,第七顺位以后就是15万了,这些都是税前的收入。
展开剩余79%那税后到底能拿到多少钱呢?比如说状元秀,大概能拿到35万左右。但如果是第七顺位之后的球员,税前也就15万,真正到手的话,大概就12万左右。说实话,这个收入水平,对大多数球员来说,还真不如老老实实找份正经工作来得实在。
说白了,有个现实问题不得不承认:就算你在CBA混得不错,拿顶薪也才600万左右,能拿到的代言也不多,就算能分到俱乐部一点红利,总体来说也有限。据统计,上个赛季整个CBA也就只有27个顶薪合同,而CBA球员总数接近360人,连十分之一都不到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,对普通人来说,靠打篮球真的不是一条靠谱的出路。
就拿去年四川队选中的杨政来说,被选中之后还得去参加体能测试,过了之后也没多少钱,反而他以前打野球赚得更多。所以当时大家觉得,不是他过不了,而是他根本不想过。
再来看看现在,能在CBA混得风生水起的球员,都有啥共同点呢?
1、比如说周琦,他爸妈都是打篮球的,这让他天生就有不错的身体条件,基因这块儿是没得说。而且家里本身就是篮球世家,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,培养起来也省了不少钱,起步就比别人有优势。
2、张镇麟,那是什么人物啊?那是什么地位啊?他根本就不用为钱发愁,就算篮球打得一般,生活也肯定是过得挺滋润的。
好的,下面是用更口语化、更贴近日常聊天方式的中文改写版本:
3、王哲林这个人,他爸妈都是专业打篮球的,从小家里就给他提供了非常好的篮球环境,连吃饭都管得特别严,营养搭配也特别讲究。
4、郭艾伦呢,他爸妈虽然不是职业球员,但他可是郭士强的亲侄子,家里有浓厚的篮球背景,从小就耳濡目染,接触篮球的机会也多。
其他的先不说了,现在打球厉害、收入高的这些球员,大多数都出身在篮球家庭。真正一开始家里条件不好,跟篮球一点关系都没有的,其实挺少的。这说明了一个问题——真正能决定中国篮球水平的,其实就那么一小撮人,就这么几个圈子里的人。说实话,跟咱们十几亿老百姓没啥太大关系,就跟以前的“铁饭碗”一样,老一辈干完了,传给下一代,篮球也是一样。
对普通人来说,想让孩子走篮球这条路,当成正经工作来干,有几个问题一直没法解决。
第一,培养成本太高了。你要真想把一个小孩培养成职业篮球运动员,光是报各种培训班、请教练、控制饮食、营养补充这些,花的钱可不少,不是一般家庭能轻松承担的。
第二,打篮球本身是个不确定的事儿。不像那些篮球世家的孩子,从小就有条件、有资源去训练。普通家庭的孩子,你根本不知道他以后能不能长高,能不能打得好。等真的发现孩子有潜力的时候,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培养期,所以干脆就不培养了。
第三,打篮球真的能当个正经工作吗?你看现在选秀,第七顺位的球员,已经是国内顶尖水平了吧?可税前年薪也就15万,这点钱,还比不上一个老老实实拧螺丝的工人,或者送外卖的小哥。要知道,15万听起来好像不少,但这是顶尖球员才有的待遇啊,想想看,这收入跟其他行业比起来,真的不值一提。
第四,换位思考一下,如果你的孩子想走篮球这条路,你会真的让他去吗?恐怕很难吧,因为这事儿太虚无缥缈了。像杨瀚森这样的天才,那是多少年才出一个?在成千上万的篮球运动员里,才能冒出一个。这难度太高了,不是谁都能坚持下来的。
所以啊,不管是男篮还是女篮,水平一直下滑,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儿。前面也说了,虽然篮球在中国看起来挺普及的,但大多数人都是业余玩玩,真正把它当成职业的,就那么一小撮人。说实话,就算他们打得不好,你也得让他们打,不然根本没人可用了。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球员不愿意出去闯、不愿意吃苦,因为他们和篮协之间是互相依赖的关系,谁也离不开谁。中国篮球要想发展,真的难上加难,连姚明都束手无策。
状元只给50万,第七顺位才15万!难怪篮球发展不起来,还不如去跑外卖呢!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配资天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