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大家关注《简史笔记》,在这里,我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。每一条留言、每一份支持,都将成为我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。
革命家的友情,常常是豪放且真挚的。他们的情谊,常常是因为某些简单而纯粹的原因便快速建立起来。就像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,陶勇将军与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的夫人——水静之间,便有一段趣味横生的友情。
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道来这个故事……
革命家的友情往往源于一些微小而直接的互动,甚至可能只是一顿饭、一杯酒,就能让两颗心紧密相连。比如,陶勇和水静,便是在一场酒宴中结识的。
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1961年的冬季。那年,华东局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,来自华东各省的第一书记们都应邀参加。杨尚奎与水静夫妇也在列,而陶勇那时担任东海舰队的司令员,作为东道主的他,理所当然地承担了宴会的主持工作。
展开剩余85%宴会的氛围十分热烈,主要分为两桌:一桌是陶勇与各位书记,另一桌则是陶勇的夫人朱岚与书记夫人们。朱岚同志待人亲切,和水静等人交谈甚欢,气氛显得格外融洽。可不久后,来自陶勇那桌的欢声笑语便开始传入耳中,大家推杯换盏,陶勇的高亢嗓音更是格外响亮,仿佛整个宴会厅都充满了他的豪气。
这时,有位书记提议,陶勇去夫人们这一桌聊聊,既能带动气氛,也能让大家更熟悉。陶勇本性热情豪爽,再加上夫人桌上的气氛相较较为宁静,他便端着酒杯来到这一桌,虽然他神采奕奕,但能看出已有些许醉意。
水静在夫人们中,酒量无疑是最为出众的,大家都知道,她可不是一般的酒量。几年前,中央农业部部长廖鲁言来江西南昌视察时,曾与水静一番较量,结果廖鲁言虽然喝得不少,却败下阵来——水静的酒量实在让人刮目相看。
陶勇见此,便主动提议敬水静一杯酒。水静起初有些犹豫,但毕竟大家都在场,气氛渐浓,她也不好拒绝。于是,水静站起身来,代替夫人们与陶勇一同喝了两杯。
这一喝,便让陶勇对水静的酒量刮目相看,尤其是陶勇在之前已经喝了不少酒的情况下,水静依旧不显醉意,这令他感到十分佩服。于是,陶勇忍不住好奇地问道:“你是哪里人?”
水静笑了笑,答道:“我是安徽无为县的。”听到这个回答,陶勇顿时喜上眉梢:“原来是同乡!”他兴奋地表示自己也是安徽人,来自霍邱县,两人竟是老乡!陶勇一高兴,便开玩笑道:“想不到我们安徽还出了个能喝酒的姑娘,真是太好了!”
这番话引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,水静也因此更加放松,心情愉悦起来。陶勇见到老乡,亲切感倍增,便自告奋勇拉着水静:“既然是老乡,那你就认我做大哥吧!”随即,他又拉来了妻子朱岚,笑着介绍道:“这是大嫂!”
两人亲切地互相“认亲”后,又继续干了几杯酒,水静的酒量自然不在话下,两人很快便喝下了六七杯茅台。此时,陶勇已明显有些醉意,水静则表现得若无其事。陶勇再次提议再喝一杯,而水静则无奈应战,接受了挑战。
陶勇继续倒酒,但他似乎真的喝多了。朱岚见状,忍不住笑着开玩笑道:“我的好小姑,别让你大哥再喝了,你看他快站不住了!”她已经完全以大嫂自居,和水静开起了玩笑。
水静也笑着回应:“大哥非要喝酒,哪能怨我呢?”
陶勇此时已醉态尽显,众人都笑成一片。最终,工作人员上前扶着陶勇去休息,临走时,陶勇不忘回头对水静说:“下次继续!”
果然,陶勇不仅勇猛,而且十分幽默。
几天后,陶勇又举办了一场宴会,这次,他特意邀请了与会的几位军官,显然是想借此机会再次挑战水静的酒量。当水静看到这些军官的身形和气势,直觉告诉她,这几位恐怕也有不错的酒量。
果然,宴会一开始,陶勇便忙着敬酒,直到最后,他才将“火力”集中到水静身上,明显是要和她再来一场“酒战”。水静也早有准备,看到陶勇明显有些小心思,便决定采取反击措施。
当陶勇带着军官们向水静敬酒时,水静笑着站起,提出了条件:“我每喝一杯,陶勇大哥也要陪我喝一杯。”她的话让在场的军官们都笑了出来,而陶勇则急忙表示不同意。
然而,水静坚持她的“战术”,并解释道:“陶勇大哥是我的安徽大哥,既然他不喝酒,我这小妹也不喝。”
陶勇见水静的“战术”成功打乱了他的阵脚,笑得更开心了。他终于决定放下所有的架子,陪着水静一起喝酒。全场的人也都在笑声中感受到这段真挚的友情。
宴会结束后,萧华笑着对水静说:“没想到表嫂居然把陶勇这个有勇有谋的将军都给打败了!”水静打趣道:“名将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嘛!”大家哈哈大笑,酒中的友情更加深厚。
酒,让两人的友情更加浓烈,也让这段故事成为了彼此之间永远的美好回忆。
参考文献:《特殊的交往——省委第一书记夫人的回忆》
作者:水静
出版社:中央文献出版社
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不妨点赞、评论、转发,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些珍贵的历史故事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天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