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论文2026年国考申论班已经开班,线上直播授课,由我本人主讲。现在已讲授2节课,有想学习申论课程的同学,可以与我沟通。
今天,政论文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申论26年的命题演变规律,从中探索申论高分的方法和技巧。
本文根据政论文2026年国考申论直播课第二节课“申论的本质”中的部分内容整理而成。
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命题工作,从2000年正式开始,至今已经26年。
期间,针对给定资料的内容设定、问题的设问方式和数量、试卷作答时间、分级分类考试的内容差异等方面,都进行了或大或小的调整。
可以说,现在的申论,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门学科。因为符合一门学科全面性、系统性、科学性的显著特征。
既然是一门学科,那么申论的规则和考点就相对固定,我们可以从中探寻备考技巧和高分规律。
展开剩余85%申论由始至终,考察的都是考生对给定资料的概括、分析、提炼和加工的能力,这一点从来没有变过。
今天,我们围绕26年来,申论命题原则、内容和方式的变化,谈谈备考技巧和高分规律。
一、申论内容由注重社会现象向注重社会治理和服务转变
之前的申论给定资料的主题和内容,主要是反映社会现象,揭露社会问题。比如:2000年申论中的村民状告印刷厂噪声超标问题,2001年的感冒药问题,2012年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,等等。
这些主题贴近群众实际生活,内容主要反映和揭示问题。不管是否关心时政,考生都有话可说;在问题设问上,也以概括、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主。
从2013年开始,申论给定资料的主题更偏重于社会治理和服务,内容也不再以反映和揭示问题为主,而是聚焦政府当前重点工作,讲述社会治理和服务的经验做法。如果考生平时乐于关注时政,那么在读懂和把握给定资料核心观点上,会占据一定优势。
在问题设问上,更加灵活多变,不再仅仅围绕“问题”设问,而加入了概括工作措施和经验做法、分析句子含义、提出对策、撰写公文文种材料等多种命题方式,更能考察出考生对给定资料的概括、分析、提炼和加工的能力。
二、题目由随意设定向贴近机关单位文字工作实际转变
早些年,申论的问题设问,比较简单和笼统,给考生足够大的发挥空间,但这也让很多考生放飞自我,完全将给定资料扔到一边,导致试题并不能真实、准确地考察出考生的综合能力。
比如,2000 年的申论国考第一题: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,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。
这种问题设问方式就是太笼统,让考生没有明确方向和具体抓手回答问题。
因此,随着申论命题机制的不断完善,这种宽泛的、结合全部或多则给定资料的问题设问方式,越来越少。
目前,申论问题的设问方式越来越具体,不仅是题干,作答要求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,这种方式更好地实现了申论命题的初衷:让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拼能力。
比如,2025年申论国考地级市第一题:请根据“给定资料1”,谈谈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的“生态实践智慧”体现在哪些方面。(10分)要求:全面、准确、有条理。不超过200字。
这道题的题干,就比2000年的题干更有指向性,即:主体明确: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;内容明确:答案的每一点中,必须体现出与“生态”有关的文字、进行了什么样的实践活动、体现出了什么样的智慧。
再如,2001年申论国考第一题:
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,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。可以全面谈,也可以就某一个方面谈。(30分)
要求:(1)意见合理,具体可行;(2)条理清楚,语言简明;(3)字数不超过300字。
这道题“可以全面谈,也可以就某一个方面谈”的设问方式,就没有很好地体现出“让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拼能力”。
2025年申论国考地级市第四题:假如你是S市政协委员,准备提交一份“关于助推‘元科普’,促进科普与科研共发展”的提案。请根据“给定资料4”,拟写“提案案由”和“建议”两部分的内容。(20分)要求:理由充分,建议明确可行,条理清晰。不超过500字。
这道题的题干,非常明确低告诉考生答案的结构,即:提案案由和建议。
也非常明确地告诉考生“提案案由”应该写什么内容,即:理由充分。
三、给定资料由夹叙夹议、直接点明观点向具体案例、间接体现观点转变
比如:2009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的给定资料:粮价上涨的受损者,一是政府。因补贴低收入人群而支付财政资金,但前面算过,规模不大,政府完全可以承受;另外的受损者则是城镇居民中的中、高收入人群。但这部分支出对他们的消费总支出来讲并不大,相信不会产生重大影响。农民支持城市那么多年了,现在确实该城市反哺农村了,提高粮价其实是效应最直接的一个反哺政策。因此,在当前的政策框架中,提高粮价是关键之策、点睛之笔。
这段文字内容给考生提供了很多明确的观点,这些观点也是申论命题人的观点,这虽然省去了考生概括、分析、综合的时间,但却不能考察出考生的综合能力的差异性。
比如:2025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给定资料:徐庄位于F市山青区海安路街道,历史上其“十字街”的商业十分繁盛,是当时远近闻名的一个富庶小镇。21世纪初,在城市化浪潮中,大量流动人口涌入,私搭乱建使其环境每况愈下,古镇风貌不再,逐渐沦为脏乱差的“城中村”。2024年初,徐庄开始推进“城中村”改造项目。
徐庄很有成为“网红”的特质:依托鹜岛,强调生态、生活、生产“三生相融”,可以打造“生态智城”;鹜岛四面环水,保留休闲码头,今后来一场环岛漫游,应该不是奢望;生态公园三面环水,林间道路曲折有致,地势时有起伏,颇有野趣。
“我们这儿,不想仅仅成为未来的网红打卡地。”改造项目负责人李主任说,“有些网红打卡地,一夜之间就‘红起来’了,你说好他说好,一时也没人细想好在哪里。待人们热情一过,新的‘网红’抢去了兴奋点,它又一夜之间沉寂,再也没人提起了。”
项目组成员小王认为:“旅游应是放松心情、慢慢品味的事,不是打卡‘完成任务’。同样的,要想让徐庄的‘风姿’变得绰约,鹜岛的‘味儿’变得醇厚,也需要在时间中慢慢沉淀。”
经过反复讨论,大家认为不必急于把项目第一时间变成文旅产业,急功近利地从中“兑现真金白银”。只有慢慢发展,慢慢成熟,蓦然回首才会发现:不是产业,竟是产业。
这段文字就是“叙述具体事例+分析潜在观点+间接体现观点”,考生必须要对给定资料进行归纳、分析、综合,才能得出申论命题人隐藏在大量文字中的核心观点。
四、给定资料由段段有用、句句有点向掺杂无用内容转变
(一)之前的给定资料往往直接引用发表的相关文章中的具体内容,改动比较少;现在的给定资料,往往是多则具有相同主题和内容的文章,拼接整理而成。
(二)之前的给定资料往往每个段落都会有采分点,现在有的段落就是迷惑项。
由于篇幅原因,这点就不具体展开了。
五、给定资料由逻辑线条明显向隐藏逻辑关系转变
由于篇幅原因,这点就不具体展开了。
申论更多的实用经验和技巧,我将在2026年政论文国考申论授课时,与同学们深入交流。
政论文2026年国考申论班已经开班,线上直播授课,由我本人主讲。现在已讲授2节课,有想学习申论课程的同学,可以与我沟通。
发布于:吉林省配资天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